【新聞特寫】“功勛的凝視”中感悟強國使命
——北理工結(jié)合“兩彈一星”功勛人物肖像畫展舉辦場館大思政課
發(fā)布日期:2025-06-30 供稿:設計與藝術學院 戴曉亞 苑浩鵬、黨委宣傳部 郭廣澤 攝影:黨委宣傳部 李新宇、設計與藝術學院 苑浩鵬
編輯:臧瑞楠 審核:何驍威、王征 閱讀次數(shù):“在錢學森先生深邃目光的凝視中,仿佛跨越時空,接過了那份沉甸甸的報國使命。”在北京理工大學延河文化藝術館內(nèi),駐足于錢學森大幅肖像畫前,設計與藝術學院學生黨員鮑春宇心潮澎湃。
近日,延河藝術館與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普美術專業(yè)委員會合作,舉辦“科技脊梁,民族之光——‘兩彈一星’功勛人物肖像畫展,一堂別開生面的“場館中的大思政課”在延河藝術館展廳中舉辦。本次授課活動由設計與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圖書館聯(lián)合舉辦,設計學院十余名學生黨員參加本次授課。
“無論從哪個角度,科學家們都仿佛在與觀者對視?!痹O計與藝術學院教師沙子鑒講道,“借助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讓‘兩彈一星’精神直抵青年心靈,激勵他們感悟時代價值,汲取奮進力量?!?/p>
“陳能寬院士隱姓埋名25年,家人直到原子彈爆炸才知道他的工作。”課堂上,圖書館特色資源部主任韓露向師生們生動地講道,“這些泛黃的手稿和照片,記錄著科學家用生命書寫的愛國答卷……”
“‘兩彈一星’精神的24字內(nèi)涵——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攀登,在今天仍是實現(xiàn)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密碼。”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才林教授站在肖像作品前動情講述。
“原來課本上的名字,此刻都化作了有溫度的面孔和磅礴的力量,這堂課讓我更堅定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決心!”設計學院學生黨員候宇婧道出了參課學子的心聲。
2024年以來,為持續(xù)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成效,學校建設了首批校園文明實踐中心。2025年,學校全面啟動包括“場館中的大思政課”在內(nèi)的“10×大思政課”體系建設。本次授課活動,既是深化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的積極探索,也是推動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轉(zhuǎn)化為育人資源工作舉措。下一階段,學校將積極組織校園文明實踐中心,持續(xù)推出高質(zhì)量的“場館中的大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