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生命學院赴河北省暑期社會實踐團紀實
——“抗戰(zhàn)勝利七十載,先烈豪情永不息”
發(fā)布日期:2015-09-25 供稿:譚永康 金晨 攝影:陳道印
編輯:生命學院 王一飛 閱讀次數(shù):為了響應“引導青年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服務社會,接觸國情社會、增強責任意識,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號召,2015年7月5日-6日,生命學院金晨赴河北省暑假社會實踐團在河北省遷西縣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社會實踐。
前期,經(jīng)過整個團隊的反復磋商,最終確立了本次實踐主題為“恰抗戰(zhàn)勝利七十載,尋先烈豪情永不息”,很好的契合了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主題。實踐團計劃對喜峰口戰(zhàn)役的歷史進行深入的體驗觀察,感受英雄們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愛國情懷,了解歷史,了解現(xiàn)狀,了解當代青年的責任。
本次社會實踐地點是當年的喜峰口戰(zhàn)役區(qū)域。喜峰口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33年3月12日至3月24日,其在我國抗擊日寇侵略的歷史上,具有無法磨滅的鼓舞作用,也是體現(xiàn)我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奮勇抗爭的縮影。它沉重的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為今后的抗戰(zhàn)在精神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7月4日下午,團隊從良鄉(xiāng)校區(qū)出發(fā),通過地鐵、火車、大巴等多種交通工具,歷經(jīng)五個小時左右的行程,他們來到了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河北省遷西縣灤陽鎮(zhèn)。安頓好住宿后,隊員便開始了實踐工作。當晚,實踐團就向周邊的一些居民詢問了當?shù)氐囊恍┣闆r,為之后實踐的順利進行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7月5日早上九時許,隊員們便前往雄關大刀園展開了實踐活動。在當天的走訪中,隊員們先后參觀了當?shù)夭┪镳^和抗戰(zhàn)的遺址。在途中,隊員們幸運地遇到了當?shù)匾晃活H有名望的老者,張國華老先生。隊員們隨即對張國華老人進行了采訪,張國華先生也十分熱心地向隊員們介紹了當年發(fā)生在遺址處的抗戰(zhàn)歷史,并告誡隊員們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不要讓自己的國家再受到屈辱。在晚上的會議中,隊員們匯總當天搜集到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資料,總結了當日的活動,并對第二天的活動進行安排。
7月6日,實踐團再次來到喜峰雄關大刀園,祭拜了在喜峰口戰(zhàn)役中犧牲的無名先烈們。在進山的路程中,隊員們親切地與當?shù)乩相l(xiāng)攀談,從他們的口述中了解那一段戰(zhàn)役的悲壯與先烈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活動很順利的按計劃開展著。實踐活動于2015年7月6日傍晚結束,與當?shù)赜押么迕窀鎰e后,隊員們返回了北京。
在為期兩天時間里,隊員們通過實地考察、人物訪談、文字記錄、攝影錄像等形式展開活動。在實踐過程中,隊員們深入基層,親身體驗,通過各種渠道對抗戰(zhàn)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切身感受到了先烈們無畏的斗爭精神與滿腔的愛國情懷。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收獲頗多,他們必將牢記歷史,努力學習,肩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
【隊員說】
走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從路旁的浮雕中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yōu)楸Pl(wèi)祖國付出的艱辛與不易,從保存下來的二十九軍作戰(zhàn)遺址中更是可以感受到他們艱苦奮斗,頑強抗敵,保衛(wèi)家國的偉大精神和勇氣。
——陳科奇
這一次活動我們不僅僅感受到了抗日的無畏精神,告訴我們勿忘國恥,奮發(fā)圖強。同時在活動中和伙伴一起感受中華兒女的堅強意志,也收獲了很多友誼。
——吳嘯川
一路上我們收獲了來自社會的賜予,我們得到了成長,精神上的收獲,能力上的提升,這一切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這一過程中,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得到了升華,深受當?shù)厝藗兇緲銦崆榈娘L氣所感染,收獲了無限的正能量。
——韋志翔
那些淳樸的鄉(xiāng)民們對我們這些后輩的關懷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那種原始質樸的來自鄉(xiāng)間泥土的包容與博愛。歷史不容忘卻,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更要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努力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謀福祉,肩負起自己復興中華民族的重任。
——譚永康
一路上,無論是乘車的疲倦,還是登山的疲憊,我們都是歡聲笑語不斷,連汗水都閃爍著愉悅的光芒。我們團結、友愛、互助、進步,所以上天都眷顧我們,一路的旅程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順”,太多意料之外的驚喜、太多意料之外的幫助,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上天的寵兒,但是我們八個人的運氣和力量加在一起,我們就成了一支無比幸運、無比強大的團隊。
——莫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