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網(wǎng)】追尋北理工式的理性生活
發(fā)布日期:2018-10-02 供稿:北國網(wǎng) 編輯:吳楠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
原文標題:追尋北理工式的理性生活
原文鏈接:http://shangjie.lnd.com.cn/jishi/2018/09/29/82029.html
學校的建筑好壞有時候會影響學生讀書的心情,高中的時候,別人的學校多一棟樓或者高出一層都會吸引我們的目光。而我們的教學樓,這缺塊磚那有污痕也會心存芥蒂。偶然看到北理工新建的教學樓,才知道教學樓也可以建造的既有美感又別具一格。
北理工教學樓首先給人一種視覺的沖擊。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shù)時候看到的都是品相一般的建筑,而北理工教學樓的立面呈現(xiàn)一片灰色,一部分窗戶是正方形的九宮格,另外一部分窗戶在九宮格中間斜著切割為兩個三角面,一面是窗戶,另一面是墻壁。多個九宮格的斜線連接成一長長的斜線,體現(xiàn)出一種幾何美,它看似是隨意組合,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卻內含一種秩序,強烈營造著一種邏輯的美感。
教學樓有三層內部空間,三層之間只用幾個樓梯和小橋般的路貫通,儼然一個開放又富有趣味的空間。在這種空間動線中,學生們上樓下樓會自然而然有秩序地排隊,會更加容易相互溝通。假以時日,這座教學樓個性的建筑性格會在學生們的生活中形成一種日?;牧晳T,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這個酷酷的教學樓要比其它的教學樓建造的更加用心,它根本上是以人為基本來考量的,追求的不光是建筑的修飾與象征意義,也是學生的日常生活感受,還包括幾何運用等象征性部分的意義同樣具備傳遞日常生活的觀念和態(tài)度。
當個性的建筑變得日常,學生的建筑屬于大眾,這意味著北理工誕生一種獨有的理性精神并蔓延到整個城市的文脈創(chuàng)新。它生于學校,更源于對中國文化的革故鼎新。在當代,不論是學習還是研究,都應該遵循理性精神。北理工教學樓有序的立面、空間動線等,無一不彰顯著至高無上的理性精神,這也是當代浮躁的社會所缺少的精神,隨之衍生的是面對學術、面對生活認真、執(zhí)著的態(tài)度,它將剝去市井的喧囂,深入研習的肌理,駛入理想的港灣。
教學樓理想的港灣不僅是北京理工大學“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更是理性與專注之下追求詩意的生活藝術。天花板上絢爛的幾何排列美輪美奐,它雖然在建造手法上偏向于西方,卻為整體空間規(guī)制賦予東方靜美的意蘊。學生們既可以在北理工傾聽大師的智慧,也可以感受生活帶來的平和感。一種形而上的詩意追尋將根植于學生們的內心,讓他們在理性與知識的熏陶下又能領悟生活的非凡氣度。
可惜我們的學校沒有這樣前衛(wèi)的建筑,只能說與北理工教學樓相見恨晚。無論是對理性主義的追尋還是對詩意生活的向往,它都是充分考慮了學生、城市、文化之后的創(chuàng)新之作,而今后,它將在歲月的打磨中將品質融入文化,在空間中更加自然的生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