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首年招生
發(fā)布日期:2017-06-16 供稿:南方網 編輯:楊晶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
原文標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首年招生 校長趙平:培養(yǎng)會俄語又懂專業(yè)的急需人才
原文鏈接: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17-06/08/content_172243107.htm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姚瑤)“歡迎你們成為第一屆學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的一句開場白,開始了我國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的招生時間。
從4月底開始,首次啟動本科招生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招生團隊馬不停蹄,飛往全國各地與考生家長交流。
這所新大學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下稱“莫斯科大學”)與北京理工大學在廣東省異地辦學的首次探索,也是廣東省第三所獲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大學。創(chuàng)辦于1755年的莫斯科大學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迄今已經產生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數(shù)學和計算機等學科領域長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為什么要用俄語教學”“怎樣適應俄羅斯教育模式”“學生未來發(fā)展前景如何”……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說,對于這所新大學,考生家長最想了解這些“實用”問題。
日前,趙平接受南方日報獨家專訪,談及學校未來發(fā)展,他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建立,是近年來中俄文化交流標志性成果,也是為‘一帶一路’發(fā)展提供人才儲備的具體措施。學校將立足中俄戰(zhàn)略合作、深圳和珠三角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用精英教育培養(yǎng)精英人才?!?/p>
焦點一:培養(yǎng)什么人?
培養(yǎng)會俄語又懂專業(yè)的急需人才
南方日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從建設到9月將迎來第一批學生,一直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您認為在目前國內眾多高校中,學校具有怎樣的特色?
趙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國內第一所引進俄羅斯教育資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三方在深圳合作舉辦。學生畢業(yè)后將會獲得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和莫斯科大學兩所學校的畢業(yè)文憑。
說到學校最特別之處,目前全國9所中外合作大學中,只有我們屬于“俄語系”,其他8所均用英語教學。學校的建立,是近年來中俄文化交流標志性成果,也是為“一帶一路”發(fā)展提供人才儲備的具體措施。
南方日報:現(xiàn)在絕大部分中國學生掌握的外語是英語,俄語教學會不會是挑戰(zhàn)?
趙平:中國學生絕大部分學的外語是英語而非俄語,從深層次看來,其實是因為中國學生多年來更熟悉歐美國家教育體系,對俄羅斯教育的認同度不高。而這恰恰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希望示范引領的關鍵點。
2016年我們做過調研,在高考中選擇俄語作為外語考試科目的學生全國不到1萬人,高考之后,他們大多選擇在中國高校就讀俄羅斯語言文學等專業(yè),例如進入北外、上外等外國語大學,少部分成為黑龍江大學以俄語為外語的理工科學生。從全國情況來看,俄語考生不多,高校相關專業(yè)更少,學習俄語的人數(shù)呈下降趨勢。
我們認為這種現(xiàn)象不正常。中國改革開放面向全球,現(xiàn)在“一帶一路”在亞歐大陸沿線包括中亞、東歐在內的許多國家,都以俄語為通用語言,尤其俄羅斯工業(yè)基礎雄厚、能源豐富,與中國在經濟、科技領域合作空間很大。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急需“會俄語又懂專業(yè)”的中國人才。所以俄語教學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這會給學校差異化發(fā)展和學生未來發(fā)展帶來廣闊空間。
焦點二:設置什么專業(yè)?
學科設置立足全球緊貼珠三角需求
南方日報:今年學校首次全國招收4個專業(yè)115名本科生,學生需要參加學校測試選拔,還包括“俄語學習能力測試”。
趙平:是的,“俄語學習能力測試”不是俄語水平的測試,試題以俄中對照的方式呈現(xiàn),考察俄語零基礎考生對字母、單詞音節(jié)、陰陽中性等方面的判別與簡單應用,以此反映學生俄語學習潛力。
學生進入學校后,50%以上師資由莫斯科大學選派,其余面向全球招聘選拔。在大一,我們強化俄語學習,并用中文開設教育部規(guī)定的思政課和文化課等課程,大二以后重點學習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等4個專業(yè)課程。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大學的俄語老師對教授中國學生信心十足,因為他們從1951年就開始積累了豐富經驗,還制定了專門針對中國學生的俄語教材。
南方日報:在學科專業(yè)設置方面學校有什么考慮?
趙平:我們依托莫斯科大學的理科優(yōu)勢和北京理工大學工程應用特長,立足長遠的精英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學科專業(yè)設置上文理并重,面向全球科技、經濟發(fā)展,為中俄戰(zhàn)略合作、深圳和珠三角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今年我們設置外國語言文學類(俄語)、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材料科學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yè),以及納米生物技術、基礎系統(tǒng)生態(tài)學和當代俄羅斯語言文學3個碩士專業(yè)。
學校將按照莫斯科大學嚴格的教育方法實施教學。例如我們采取小班教學,到了期末考試,學生從一個小盒子中隨機抽取考題,稍作準備后就進行面試答題,用這樣一系列的方法確保學生教育質量。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中國學生樹立信心,俄語學習并不是不可能,適應俄語教學方式對未來發(fā)展大有幫助。經過嚴格培養(yǎng),他們將成為基礎扎實、應用能力強、思想活躍、眼界開闊的優(yōu)秀人才。
焦點三:會做哪些探索?
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發(fā)展
南方日報:在學校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本科每年4萬元的學費全部用于獎助學金,這在中外合作大學中是個特例。
趙平:沒錯,這得益于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作為一所公辦大學,我們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助學金,于是向深圳市政府提出這個請求,很快得到了批準?,F(xiàn)在,一名表現(xiàn)中等以上的學生,所獲的獎助學金可與學費相當,優(yōu)秀學生則能拿到更多的獎勵。此外,學校還按照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設立獎、貸、勤、助幫扶體系。
在對外交流方面,由于每年4萬元的學費與莫斯科大學收費標準一致,所以學生到莫斯科大學交流非常方便,學校也會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我認為,作為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對外交流常態(tài)化是必然的。未來與學校合作的俄語系列高校將不斷增多,我們希望每個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至少有一次外出交流機會,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去哪所學校學習,去多長時間。
南方日報:這樣一所獨特的新大學令人期待,作為校長您有什么樣的愿景?
趙平: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那就是:精英式的培養(yǎng),精英式的人才。我們希望通過精英教育,培養(yǎng)一批有志于獻身科學研究的領軍人才、知名專家。
現(xiàn)在,這所“小而精”的大學雖然非常嶄新,但我們希望它堅持世界一流大學的發(fā)展目標,在深圳這片蓬勃發(fā)展的土地上,與莫斯科大學在教育理念等多方面深度融合,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發(fā)展,最終成為一個做學問的好地方,成為止于至善的科學殿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