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播報微信公眾平臺】校友捐贈母校,猜猜他們圖啥?
發(fā)布日期:2017-02-23 供稿:北京教育播報微信公眾平臺 編輯:楊晶 審核:王征 閱讀次數(shù):
原文標題:出手就是10個億!校友捐贈母校,猜猜他們圖啥?
中國富豪王建林掙一個億的小目標曾經(jīng)轟動網(wǎng)絡。
不過現(xiàn)在看來,這個“壕”不算啥。因為近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發(fā)布《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電子科技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校友熊新翔豪捐母校10.3億元,力壓黃怒波勇奪“2017中國大學最慷慨校友”稱號,創(chuàng)中國大學校友個人累計捐贈、單筆捐贈2項最高紀錄。
對電子科技大學來說,可謂是“雖然我不是土豪,但是我有土豪朋友”!
近年來,中國教育慈善捐贈事業(yè)在國家和地方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校友個人捐贈金額、單筆捐贈金額、校友捐贈率等多項紀錄屢創(chuàng)新高,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已進入常態(tài)化階段。
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復旦大學等5校突破10億,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10億俱樂部”;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39所高校校友捐贈突破1億,躋身“億元俱樂部”。(具體有多“壕”,請看文末“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100強”)
校友們“慷慨解囊”,圖啥?
雖說“我是土豪我驕傲”,但把大把大把的銀子砸向母校,不知道富豪們都是怎么想的?播報君對這個問題很好奇。
于是,播報君私下向高校的各位領導和教授打探,總結了以下4條校友們對捐贈這件事兒樂此不疲的原因。
1、圖情不圖利,只為表達“我愛你”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包麗穎分析得很透徹。她認為,大學捐贈有“三圖”——圖情、圖名、圖利。其中,圖情者為上,將情感精神收獲視為人生追求,并已達到將物質財富轉化為精神收獲的境界。
江蘇大學副校長李洪波也認為,這種圖情的訴求正是為了價值實現(xiàn)。捐贈者具有豐厚的物質條件,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們對精神方面的高層需要非常強烈。捐贈者對母校的捐贈行為,不僅是感謝母校的培養(yǎng),也有渴望母校對其的認同。
Anyway,土豪們表達愛就是這么直接!因為“我愛你,母?!?,所以捐個幾億不是事兒!
2、“利己”需求,求付出更求回報
所謂“利己”需求,就是圖名、圖利啦。江蘇大學副校長李洪波發(fā)現(xiàn),有“利己”需求的捐贈者,有的出于物質回報的考慮,如部分銀行、通訊企業(yè)對高校的捐贈是為了穩(wěn)定客戶資源;有的出于精神上的回報,通過捐贈行為增加自身社會地位、提高社會聲譽,促進自己或企業(yè)謀取更好的發(fā)展;有的出于其他考慮,如企業(yè)的生產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空氣污染、破壞植被生態(tài)等,捐贈具有“補償”作用。企業(yè)通過捐贈,可以和高校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在產學研合作、人才招聘、職工培訓等方面搶占先機。
對于捐贈者圖名圖利的這種動機,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包麗穎看得很透。她認為:“圖名而捐,收獲他人之口,口舌之變,眾說紛紜,畏首畏腳間,毀譽參半;圖利而捐,收獲一己之利,非捐非贈,徒有虛名,司馬昭之心,往往無果而終?!?/span>
3、校企雙贏,“比翼雙飛”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董竹娟發(fā)現(xiàn),捐贈這事兒有時不能單純說是哪一方獲利,因為它不僅彰顯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公益理念、校友對母校的強烈認同感,更能促進學校、企業(yè)(個人)的事業(yè)雙贏。
例如,通過捐贈,企業(yè)可以更好加強與高校合作。通常,企業(yè)捐贈都會明確受獎勵和資助的專業(yè)方向,并積極參與獎學金、助學金的管理工作,鼓勵受資助者到企業(yè)實習、就業(yè);可以更好提升企業(yè)形象,給企業(yè)帶來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可以更好地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培養(yǎng)未來消費人群。
4、迫于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除了以上幾個原因,迫于壓力“一擲千金”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行業(yè)中的主要競爭對手積極向高校捐贈,強化了社會、公眾和消費者對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期盼。在示范和從眾效應下,企業(yè)會感受到一定競爭壓力,“不得已”而采取慈善捐贈行為。
讓融資不犯愁!中國高校還要更加油!
雖說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屢創(chuàng)新高,但與美國等國家的名校融資相比,還是存在不少的差距。
2014年2月,美國國家和學院商業(yè)部門協(xié)會統(tǒng)計了850所高校的捐贈收入,數(shù)額從數(shù)十萬美元到上百億美元不等,其中哈佛高居榜首,獲得捐款高達323億美元。除了哈佛,另有一些學校所掌控的財富也相當可觀,甚至可與一些國家的GDP匹敵,令人嘆為觀止。
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鐵錚表示,學校管理者對于大學籌融資最愁的是,一方面有錢的校友太少了,或者說校友的錢太少;另一方面是愁知名度,因為知名度高的大學相對而言捐贈來得容易些,而那些不出名的高校想獲得捐贈比登天還難。
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學者熊丙奇表示:“這些年,受教育產業(yè)化的影響,高校的學費越來越高,擴招后師資力量反而不足,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也不像以前那么精細”。這種師生交流減少,對學生教育效果欠佳的現(xiàn)象很難讓學生熱愛母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經(jīng)濟研究所副所長成剛博士表示:“如果說目前我國高校捐贈過少是因為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賺錢不多,不如說我國高校培養(yǎng)的學生并不懷念、感恩自己的高校。”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校友的重要性,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校友網(wǎng)站,而且定期舉行校友活動,以此加強畢業(yè)生和母校的聯(lián)系。一些高校在規(guī)劃基礎建設時,征求校友意見。如暨南大學在廣州番禺新校區(qū)的建設上,就廣泛征求并尊重了校友的建議;中國科技大學則模仿美國西點軍校,打造了5980枚鈦鋼合金畢業(yè)戒指,送給2014屆畢業(yè)生;中山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推出“永久校園卡”,畢業(yè)校友離校后仍可憑校園卡出入校園、在食堂就餐。這些溫暖的舉動,留住了校友的過往記憶,更能讓校友產生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
對于如何讓大學籌融資不犯難,激發(fā)校友捐贈的熱情,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也有自己的思考。
中國林業(yè)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田陽建議,就政府和高校而言,要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慈善政策和制度設計,優(yōu)化大學捐贈制度設計,強化捐贈基金運作管理,更好激發(fā)捐贈者的捐贈內動力。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董竹娟也提出了亮點建議。一是建立校友跟蹤機制,通過校友聯(lián)誼、值年校友返校等活動持續(xù)關注其事業(yè)發(fā)展。二是高校通過提升教書育人水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捐贈者資金合理透明的管理、加大對募捐的宣傳力度,獲取更多的信任、吸引更多的捐贈,促進大學更多發(fā)展。
廣西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韋小強認為,幫助學生成功,校園捐贈自然水到渠成。只有學校幫助學生提高服務社會的專業(yè)能力,提高高校教職員工的專業(yè)水平,教給學生“真知識”“真本事”,才能為學生將來服務社會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是校友將來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
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100強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捐贈總額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5.29億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21.44億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6.41億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15.73億 |
2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復旦大學 |
上海 |
11.45億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6 |
天津大學 |
天津 |
8.05億 |
1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7.82億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8 |
浙江大學 |
浙江 |
7.66億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9 |
南京大學 |
江蘇 |
6.03億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0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5.91億 |
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1 |
河海大學 |
江蘇 |
5.88億 |
4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2 |
四川大學 |
四川 |
5.82億 |
1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3 |
重慶大學 |
重慶 |
4.46億 |
3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中南大學 |
湖南 |
4.27億 |
1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5 |
廈門大學 |
福建 |
4.08億 |
2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6 |
深圳大學 |
廣東 |
4.02億 |
7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3.02 億 |
2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8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北京 |
2.87 億 |
3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81 億 |
2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0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2.80 億 |
1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1 |
同濟大學 |
上海 |
2.76 億 |
2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2 |
福州大學 |
福建 |
2.70 億 |
7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3 |
中山大學 |
廣東 |
2.53 億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4 |
長安大學 |
陜西 |
2.46 億 |
4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5 |
東北大學 |
遼寧 |
2.33 億 |
25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6 |
南開大學 |
天津 |
2.21 億 |
1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7 |
暨南大學 |
廣東 |
1.98 億 |
6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1.88 億 |
3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9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85 億 |
1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0 |
東北電力大學 |
吉林 |
1.82 億 |
177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31 |
昆明理工大學 |
云南 |
1.44 億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湖南 |
1.43 億 |
3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3 |
寧波大學 |
浙江 |
1.39 億 |
104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4 |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
四川 |
1.35 億 |
8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吉林大學 |
吉林 |
1.17 億 |
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6 |
杭州師范大學 |
浙江 |
1.11 億 |
151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37 |
鄭州大學 |
河南 |
1.09 億 |
4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8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07 億 |
2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9 |
新疆農業(yè)大學 |
新疆 |
1.00 億 |
219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40 |
山東大學 |
山東 |
9465萬 |
2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41 |
蘇州大學 |
江蘇 |
8908萬 |
5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42 |
武漢科技大學 |
湖北 |
7069萬 |
136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43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 |
6413萬 |
9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4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
北京 |
6160萬 |
10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5976萬 |
1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6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5788萬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47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5767萬 |
114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48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5180萬 |
6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49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5050萬 |
12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0 |
桂林醫(yī)學院 |
廣西 |
5000萬 |
443 |
1星級 |
區(qū)域知名大學 |
51 |
廣西大學 |
廣西 |
4560萬 |
8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2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4504萬 |
18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3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4246萬 |
98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4 |
湖北工業(yè)大學 |
湖北 |
4184萬 |
233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55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北京 |
4135萬 |
8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6 |
溫州大學 |
浙江 |
4091萬 |
206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57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浙江 |
4039萬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8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3915萬 |
6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華僑大學 |
福建 |
3868萬 |
14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60 |
江西財經(jīng)大學 |
江西 |
3848萬 |
141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1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3835萬 |
2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2 |
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河南 |
3800萬 |
302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63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3744萬 |
6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3730萬 |
5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3680萬 |
4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6 |
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3479萬 |
9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7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3454萬 |
4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8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3418萬 |
3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69 |
西北大學 |
陜西 |
3365萬 |
5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0 |
燕山大學 |
河北 |
3006萬 |
8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1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安徽 |
2920萬 |
7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山東理工大學 |
山東 |
2912萬 |
203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73 |
河南科技大學 |
河南 |
2760萬 |
181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74 |
沈陽農業(yè)大學 |
遼寧 |
2753萬 |
182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7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2458萬 |
4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6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2420萬 |
5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浙江師范大學 |
浙江 |
2264萬 |
9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78 |
河南大學 |
河南 |
2171萬 |
8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79 |
齊魯工業(yè)大學 |
山東 |
2169萬 |
299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80 |
浙江財經(jīng)大學 |
浙江 |
2165萬 |
244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81 |
南昌大學 |
江西 |
2160萬 |
5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惠州學院 |
廣東 |
2144萬 |
495 |
1星級 |
區(qū)域知名大學 |
83 |
河南農業(yè)大學 |
河南 |
1945萬 |
14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84 |
浙江工商大學 |
浙江 |
1830萬 |
124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5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1800萬 |
2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6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1787萬 |
11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87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湖北 |
1690萬 |
7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西南政法大學 |
重慶 |
1642萬 |
13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西華大學 |
四川 |
1597萬 |
296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0 |
浙江理工大學 |
浙江 |
1545萬 |
156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1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1540萬 |
12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92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1517萬 |
7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93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1507萬 |
3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華東交通大學 |
江西 |
1500萬 |
250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4 |
重慶交通大學 |
重慶 |
1500萬 |
193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6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江蘇 |
1496萬 |
191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7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上海 |
1485萬 |
6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98 |
安徽師范大學 |
安徽 |
1475萬 |
107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99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1468萬 |
171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100 |
云南民族大學 |
云南 |
1446萬 |
187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