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理工學科性公司:“帶土移植”模式釋放高校科研高能量
發(fā)布日期:2015-08-21 供稿:光明日報 編輯:新聞中心 趙琳 閱讀次數(shù):
原文標題:學科性公司:“帶土移植”模式釋放高校科研高能量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8/14/nw.D110000gmrb_20150814_7-06.htm?div=-1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8/14/nw.D110000gmrb_20150814_7-06.htm?div=-1

作者:本報記者 李玉蘭 《光明日報》( 2015年08月14日 06版)
。。高校是科研重鎮(zhèn),但是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得獎之后就束之高閣。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樹興指出:“科技成果完成人沒有轉化動力,高校也很難拿出較多的人力用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即使有教授嘗試創(chuàng)業(yè)轉化科技成果,成功的案例也并不多。
。。高校是科研重鎮(zhèn),但是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得獎之后就束之高閣。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樹興指出:“科技成果完成人沒有轉化動力,高校也很難拿出較多的人力用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即使有教授嘗試創(chuàng)業(yè)轉化科技成果,成功的案例也并不多。
。。這讓人不禁疑問,如何讓這些科研成果變成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精湛內力”?創(chuàng)業(yè)路怎么走才能最大限度釋放科研的高能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理工雷科這樣的新型學科性公司,如何通過突破固化的體制機制取得巨大發(fā)展,有重大意義。
撬動科技成果轉化的車輪
。。理工雷科2009年底注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創(chuàng)新團隊為主導。這是北京理工大學第一家學科性公司,它的主要特點一是教授投錢,二是教授在公司的工作不是干私活而是務正業(yè)。
。。這家公司的股權結構為,科技成果入股技術人員占30%,學校30%,學科組30%,學院10%。此外,北理工允許教師使用課題組自有資金創(chuàng)辦學科性公司,40%由學校投資到所創(chuàng)辦的學科性公司;60%作為人員成本開支和獎勵基金分配給教師個人,再由教師個人投資到公司。
。。“這一政策通過學校‘讓利’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解決了公司初創(chuàng)期投資難的問題。”北京理工資產經(jīng)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戴斌說。
。。解決錢的問題后,北理工規(guī)定,教師在學科性公司的工作可以作為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的依據(jù)。學校所持股份的權益每增加50萬元計算一個科研工作量。這一政策的核心是把舉辦學科性公司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yè)化工作納入學校的科技工作范疇,屬于“正業(yè)”,給教師吃了一顆“定心丸”。
技術創(chuàng)新和基礎研究兩條腿走路
“高校科研成果距離應用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是學科組過去沒有能力承擔重大工程項目和解決應用中的各種問題,工程項目需要做硬件,需要大量工程技術人員,開展采購、加工、調試、試驗等工作,以前這些都要由老師和學生完成,很影響科研進展。”毛二可說,“辦公司不是目的,學科性公司能為科研提供支撐,成果轉化是科學研究的延伸。”
。。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數(shù)專利數(shù)翻番,SCI、EI論文數(shù)平均增長4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從2008年的1項增長到如今每年的4~5項……這是理工雷科為學科組在學術方面帶來的直接“收益”。間接“收益”是,學科組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基礎研究分為既相互支撐又相互分離的兩條線,學科發(fā)展進入兩條腿走路的時代。
理工雷科模式下,技術創(chuàng)新在公司體制下運行,基礎研究在學校的體系內運行。同時,公司對基礎研究提供支持。學科組的基礎研究為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成果和人才。
“帶土移植”激發(fā)科研轉化活力
“我們探索建立一種產、學、研、師(教師)合作的科技成果‘帶土移植’模式。”戴斌說,“以往產學研合作的鏈條中,科研技術發(fā)明者的地位和其貢獻不匹配。理工雷科模式的學科性公司使握有技術的教師成為產學研合作的主導者。”
北京理工大學共有7個學科性公司,100多名教師持有股份。已實施的股權激勵項目三個,最高個人獎勵金額225萬元。另外4個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獎勵比例達50%,獎勵金額總計10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雷科模式的體制創(chuàng)新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
。。“比如允許使用橫向科研結余經(jīng)費創(chuàng)辦學科性公司,在中關村示范區(qū)‘先行先試’的思想指導下,我們才提出這一機制。”戴斌說。
。。這種做法和近期教育部推進的高??蒲蟹诸愒u價改革的做法不謀而合。“目前,我們正在制定綜合改革方案,其中也涉及針對不同類型科研工作特點的科研分類評價制度。”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煒說。
(本報記者 李玉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