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文字幕不卡在线-国产美女口爆吞精视频-成人亚洲av午夜精品-不卡av网址在线观看

今天是
今日新發(fā)布通知公告1條 | 上傳規(guī)范

【通知】“青漁”學社征文啟事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2-10-29

      “青漁”學社為以“青漁”雜志社和“廣微”詩社為載體的大學生文化類社團。該社團堅持以文化傳承、知識傳授和文學傳播為宗旨,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文化素質(zhì)為主要目標,面向全校師生征集作品,實現(xiàn)民族文化的傳承、人類健康知識的傳授、文學作品的分享等方式有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繁榮校園文化,實現(xiàn)“青漁”——“潤澤生命”的終極目標。
      
        一、“青漁”雜志社簡介
        2003年在我院的推動和指導下成立了學生文化類社團“青漁”雜志社,并由原我校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張乃仁先生為學社題名,該社團立足文化傳播和自身發(fā)展,以民族文化的傳承、人類健康知識的傳授、文學作品的分享為宗旨,定期面向全院師生征集文學類作品并出版成冊,累計推出成型作品集數(shù)十本,為學生積極情感的疏導、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學院文化氛圍的打造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廣微詩社”介紹
        廣微詩社,原名紅樓夢詩社,創(chuàng)建于2007年4月20日(丁亥谷雨)。當日,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馮永君教授課題組的師生共12人在舉行了一次聚會,席間要求同學根據(jù)當時聚會的場景撰寫七律一首,并交流鑒賞。因是日為谷雨節(jié)氣,故稱“谷雨詩會”。會后,同學們都表示收獲頗豐,所以類似的詩會活動便時常舉行。
        因詩社形式類似紅樓夢中的探春所起的詩社等活動,隨即自稱為紅樓夢詩社。詩社成立后,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受到學院老師和同學的廣泛關注。為體現(xiàn)自我特色,并避免大家誤認為本詩社專為紅樓夢設立,馮教授于今年將詩社更名為“廣微詩社”。“廣微”一名源于《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意為以言求道,追求最廣大至偉的學問的同時,要在內(nèi)心最細小最細微之處進行修養(yǎng),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可以為君子。這一思想不但符合詩社的追求,而且也是教師所以為師、學生所以為學之道。
        在詩社的發(fā)展過程中,越來越多志同道合之人參與其中,成員也不再局限于馮教授課題組的學生們,還包括了北京理工大學各個學院感興趣的同學、外校老師和同學,還有一些未知真實身份的網(wǎng)友等。詩社成立之初,以自娛自樂為主,后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以撰寫詩歌、對聯(lián)、謎語等為形式,旨在增加學生在艱苦的科研工作之外的文化體驗,為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強調(diào)參與之快樂,追求盡自己所能努力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但不求必定要達到何樣的水準,總是以師生、同學感情為重,娛樂有趣為要,觀自然萬物而有所感發(fā),興內(nèi)心七情而不能自禁,或追求歡樂但不過分放縱,或流露哀嘆但不顯悲傷,形成具有群體認同感的正義、真誠的價值觀,誠所謂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也。
        詩社成立六年來舉行了多次活動。主要有2007年成立時,在學校延園餐廳舉行的谷雨詩會,2009年春天在校園中心廣場舉行的謎語會,同年秋天在香山舉行的黃葉村詩會,2011年春天在北京植物園舉行的幽草澗詩會,2012年春節(jié)在網(wǎng)上和實驗室同時舉行的新年對聯(lián)會等。以上活動是詩社所有會員都參加了的,除此以外,詩社會員之間的詩歌交流也是十分頻繁的。由于學生是流動的,所以詩社成員也是變動的。例如,在詩社創(chuàng)始人員中,就有后來畢業(yè)后去了杜克大學讀博士的繆煜軒和去了劍橋大學讀博士的吳姝。令人高興的是,部分已畢業(yè)的學生仍繼續(xù)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參加網(wǎng)上詩會活動。
        近年來,舉行詩會所需要的門票、餐費、印刷費用等皆由馮教授個人支付,并不要學生負擔,亦無會費支付。自詩社成立以來,參加的人數(shù)已超過60余人,撰寫詩歌對聯(lián)百余首(副),并著有非公開印刷發(fā)布的詩集兩本。

        三、征稿方式
        1、“廣微詩社”以詩歌、對聯(lián)、謎語為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投稿地址:jiangyanan622@163.com(長期有效),所有投稿同學均有機會獲邀參加詩社組織的分享、聚會等活動,與眾多志同道合的師生一起暢談。

        2、“青漁雜志社”投稿文體不限, 包括散文、隨筆、詩歌、札記、雜文等各種文體,大家可圍繞民族文化、人類健康知識和文學作品分享三個方面撰稿、薦稿(可推薦您從報刊、雜志、網(wǎng)絡上看到的優(yōu)秀文章,請標明作者、來源及原始登載時間),投稿地址xiao1722@bit.edu.cn(2012年版雜志將于年末推出,有意者可于11月底前投稿)。稿件一經(jīng)錄用,可獲得相應酬謝。

        不為其他,只為豐富自己的生活,給心靈一個棲息的地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