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晚,北理工求是書院知行講堂第四期在良鄉(xiāng)校區(qū)綜合教學樓報告廳舉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農業(yè)大學植保學院副院長彩萬志教授帶來題為“奇妙的昆蟲世界”的專題報告。求是書院專職副院長周芳集老師出席報告會并為彩萬志教授頒發(fā)了求是書院校外導師聘書,來自求是書院的160余名同學聆聽了報告會。報告會由求是書院團委書記、綜合辦公室主任張鋒老師主持。

首先,彩教授從昆蟲的定義講起,通過生動的描述讓同學們清晰掌握了昆蟲的科學定義,凝練昆蟲種類多、歷史長、數(shù)量大、分布廣的特征,并指出昆蟲是世界上最大的類群。其次,彩教授以蜜蜂等益蟲為例,介紹了昆蟲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通過介紹人類歷史上防治蝗蟲等害蟲的史料記載,證明人類研究昆蟲的重要性,他同時強調,正是在毛主席等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帶領下,破解了病蟲害難題,將思政教育巧妙融合于科普教育之中。最后,彩教授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著眼,展示與昆蟲相關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多達2000個,通過重點介紹,深入詮釋昆蟲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文化影響深遠綿長。

面對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彩教授在報告中專門加入了昆蟲與仿生學相關的內容,通過介紹部分昆蟲所具有的特殊生物能力和人類對他們已有的研究,啟發(fā)并激勵同學們在自己未來的科學研究過程中,了解昆蟲、研究昆蟲、利用昆蟲,在生命科學方面行穩(wěn)致遠。在報告最后,彩萬志教授專門為同學們送上自己創(chuàng)作的四首詩,寄語同學們追求卓越、不斷拼搏,并祝愿北京理工大學的教育事業(yè)興旺。

彩萬志教授兩小時的精彩報告中,通過生動具體的故事描述,詼諧幽默的語言詮釋,五彩斑斕的照片展示,筆走龍蛇的書法演繹,為在場的求是書生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上的科學盛宴。報告內容精彩且引人深思,具有很強的科普性和啟發(fā)性。報告結束之后,同學們紛紛向彩教授提出個人關于報告內容的一些疑惑,彩教授一一做了認真細致的解答。
附部分學生心得體會:
1. 求是1801班游文慧
這一次的求是知行講堂,是一場科普性質的講座,比我預料中的更精彩。昆蟲學,是我們理工科學生平時很難接觸到的學科,也是當下科普宣傳很少涉及到的一個門類。而且,彩教授還特地談及了昆蟲仿生學,結合我們的理工背景,來對昆蟲學進行更深一步的講解。故而我認為,這樣的一場講座,真正地讓我開拓了眼界,并受益匪淺。
2. 求是1822班馬金梅
印象最深的是彩教授講述思路,清晰而透明。以字跡瀟灑的詩詞開頭,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彩老師對自己名字的解讀,融入了對自己職業(yè)的理解,讓我重新認識了“熱愛”一詞。以大蟲,倮蟲等一般并不認為是蟲子的蟲切題,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讓人豁然開朗!蝗蟲的故事以及自己豐富的閱歷融入講座,使講座輕松愉悅而簡單易理解,不止一次被一些高精度的微距照片的解讀震撼,倘若在平時,我定只會漫不經(jīng)心的瞄一眼照片,來一句“這張照片有只蟲子”。至于它是什么在做什么,它的種族是否龐大,是否害蟲,仿生可否,對人類生活的貢獻和人類的關系,以及種族的繁衍,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等。
初以為“聽這個講座可以多認識一些蟲子”,彩老師將自己的文學書法繪畫等藝術融入講座,讓我對自己行為方式,生命意義,以及未來發(fā)展的思考起了指導性的作用。本講座不僅調動了我的視聽感官,最重要的是教會了我處事態(tài)度與思考方式,還有讓我對“如果愛,請深愛”有了新的理解。
3. 求是1915班周衛(wèi)康
這次講座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語言的魅力。人們對于干巴巴的長篇論述往往提不起興致,但彩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輕盈歡快的語調使整個講座的氣氛都非常活躍。彩老師激發(fā)了大家的好奇心,大家也在歡聲笑語之中記住了很多的知識,整個講座也得以順利有序的進行。
附報告嘉賓簡介:
彩萬志,中國農業(yè)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國家級教學名師。現(xiàn)任中國農業(yè)大學植保學院副院長,兼任北京昆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昆蟲學會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及副秘書長、《植物保護學報》主編、《昆蟲分類學報》等10余個國內外學術期刊的編委等職務,曾為中國高等農業(yè)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第15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協(xié)科技期刊評估專家等。
彩萬志教授主要從事半翅目昆蟲分類、形態(tài)、比較基因組學、進化及文化昆蟲學的研究。主講本科生的普通昆蟲學、植物保護的古今與未來和研究生的昆蟲形態(tài)學原理、昆蟲學文獻、進化昆蟲學等課程,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及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團隊負責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普通昆蟲學”課程負責人。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項目20余項;已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260余篇,其中SCI收錄130余篇。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普通昆蟲學》,編著或主譯《中國昆蟲節(jié)日文化》、《昆蟲學概論》等著作。曾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寶鋼教育基金獎等獎項。
彩萬志教授曾做客百家講壇主講“昆蟲文化”,通過不同形式多種途徑介紹科學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寄語學生在科學中“插上文化的翅膀,翱翔資源的天堂,利用聰明的才智,創(chuàng)造中華的輝煌”。
彩萬志教授堅守在農大三尺講臺,二十多年如一日,憑借博古通今的學識、嚴謹細致的態(tài)度、儒雅瀟灑的氣質、風趣幽默的談吐,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深受學生喜愛和好評。他被學生親切地稱為“才子”、“采蟲翁”,對他講授的《普通昆蟲學》曾有學生贊嘆“這個課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